2020-06-28 13:02:16 绥化人事考试网 //suihua.huatu.com/ 文章来源:黑龙江华图
【导读】绥化人事考试网提供以下信息:2020年黑龙江省教师招聘模拟练习古代文学必做选择题(三)(2),更多资讯请关注黑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hljhtjy),绥化市培训咨询电话:0455-7860520。
1.C
【解析】建安时期的独特的时代氛围造就了一批有理想,有追求,有情怀的建安作家。他们的作品体现着一种直面现实人生,执着于理想追求与创作态度和豪迈奔放的创作激情,生动的抒写着他们的“烈士悲心”,慷慨悲壮,苍凉沉雄,刚健遒劲,表现出“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的时代特色,被后人誉为“建安风骨”。成为后世反对绮糜文风的旗帜,影响深远。
2.D
【解析】曹丕的《燕歌行》句句压韵,而且都是平声,格调清丽宛转,这是七言古诗发展的一个阶段。这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全诗句句押韵,为后来的鲍照等人的七言诗创作,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3.D
【解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龟虽寿》。《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A
【解析】《登楼赋》是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中王粲的作品。这篇赋主要抒写作者生逢乱世、长期客居他乡、才能不能得以施展而产生思乡、怀国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表现了作者对动乱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和平统一的希望,也倾吐了自己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心情。
5.D
【解析】“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出自《汉书•艺文志》:“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 意思指(乐府诗)的创作是有感于现实生活中的悲哀或快乐,是源自于具体的事件而发出的感慨。现常可用于形容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两汉乐府诗“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就是创作主体有感而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激发乐府诗作者创作热情和灵感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及人们普遍关心的敏感问题。
6.A
【解析】《两都赋》是汉代文学家、史学家班固创作的大赋,分《西都赋》、《东都赋》两篇。《二京赋》是东汉张衡所作。
7.D
【解析】《孔雀东南飞》,中国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木兰诗》是北朝民歌,《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B项《陌上桑》是汉乐府中的名篇。C项《羽林郎》为东汉时期辛延年所作,诗中描写的却是一位卖酒的胡姬,义正辞严而又委婉得体地拒绝了一位权贵家豪奴的调戏,在《陌上桑》之后,又谱写了一曲反抗强暴凌辱的赞歌。
8.B
【解析】“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是曹丕提出的,出自曹丕《典论·论文》。
9.A
【解析】《文心雕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也是一部理论批评著作,完书于南北朝时期,作者为刘勰。
10.C
【解析】《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
(编辑:黑龙江华图编辑)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微信客服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406号华图教育
客服热线:0451-58933777、88882340
网站://haerbin.huatu.com/